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已經在章丘區全面鋪開,城市治理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建工作整體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群眾力量,章丘區城市管理局以“五長制”共“繡”文明城市新氣象。
位于章丘區鐵道北路的五岔路口,因獨特的地理外貌在當地家喻戶曉,路口南側的鐵路橋上高鐵和貨運專線并行,既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變遷,又承載著當地人的年代記憶,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隨著追捧的網民越來越多,鐵路橋下不文明亂涂亂畫行為開始滋生,讓過往群眾叫苦不迭——原本整潔古樸的橋體,變身為某些人肆意涂抹的“畫布”;干凈整潔的通道,變得垃圾滿地。
前期,城管部門對該區域及時進行了清理整治,然而,重新粉刷后,當晚雜亂的涂抹再次發生。為此,章丘區城市管理局立即組織人員再次粉刷,并安裝“警示牌”和監控設備,聯合相關部門針對性制定防控和治理辦法,通過新聞媒體和當地論壇等平臺加大宣傳曝光和警示警告,快速解決了這一備受當地群眾關注的難題。
亂涂亂畫只是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過程中城管工作面臨的冰山一角,臨街建筑外立面、戶外廣告和牌匾標識、占道經營等市容環境問題同樣存在治理反復、難以根治的情況。為打好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攻堅戰、持久戰,章丘區城市管理局從提高城市審美、突破群眾觀念入手,下“繡花”功夫尋找破解上述難題的路徑。與全區臨街單位及經營業戶簽訂印有“門前五包”、“匯智理”微信小程序二維碼、“違法違規行為處罰標準”等內容的“文明城市創建倡議書”1.2萬余份,管理對象自主包環境衛生、包市容整潔、包基礎設施、包秩序良好、包綠化美觀的“門前五包”,成為促進文明規范經營的有力抓手。
山泉路是明水執法中隊最先下達“文明城市創建倡議書”的路段,該路繡江商業城段店鋪門前的秩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經營業戶莊女士說:“在執法人員的詳細講解下,我們更加明確了經營的標準和作為普通市民及經營業戶應當盡到的責任。既然簽訂了倡議書,就會嚴格按照‘五包’要求文明規范經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城市會變得更美好。”
更新群眾觀念,改掉固有的不良習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件長期工程。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緊要關頭,該局出臺一系列舉措,保障各類市容環境問題快速得到解決。8月份開始至年底,以整治市容“十亂”為主要內容的臨街建筑外立面、戶外廣告和牌匾標識、占道經營市容環境三項整治專項行動在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通過群眾反映、五長巡查、考評檢查、督促整改、嚴格處罰等措施,全面快速地提升了治理效果。截至8月16日,共處置各類問題1200余件,這是該局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先手棋”和“助推器”,致力于在全面提高城市容貌的基礎上,迅速帶動市民群眾觀念的轉變。
在保障文明城市創建效果、推動常態化創建方面,該局著力構建的“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精細治理體系——城市治理“五長制”發揮著顯著作用。專門配套“五長制”推出的“匯智理”微信小程序,為全區百姓打開了隨手上傳的便捷通道。群眾可一鍵上傳身邊的16大類城市治理問題到智慧城管平臺,由平臺第一時間轉至相關責任單位處理,該平臺成為迅速回應百姓關切的聯通橋。8月1日,石河街加油站對面綠化樹木傾倒;8月2日,山泉路與車站街交叉口東側道路破損;8月3日,明堂街供電局宿舍附近供水管道破裂;8月4日,普集街道交通護欄破損等問題,都通過“五長制”得到及時解決。
6月份以來,平臺共接收城市治理“五長制”問題3萬余件,處置率達到99.5%,“五長制”已經成為章丘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和城市日常精細化治理的重要載體。7月30日,濟南市深化城市治理路長制工作座談會在該局召開,與會代表以“工作亮點突出,可學、可觀、值得推廣”高度評價了章丘區城市管理局的“五長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