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歷城區在董家街道袁家村召開羊肚菌現場觀摩與培訓會。據了解,近年來,歷城區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標任務,積極探索草莓與食用菌兩個產業高效輪作與高質量發展模式,新發展以羊肚菌為主導品種的食用菌生產面積逾400畝,目前,第一批已進入出菇階段。
據了解,2021年9月,歷城區農業農村事業發展中心專家團隊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探索傳統草莓產業與新興食用菌產業輪作的生態、循環、高效現代農業模式,實現兩個產業相互促進、有益補充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歷城區農業農村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王世東介紹,草莓與食用菌兩個產業高效輪作,可以把現有閑置大棚和連棟溫室利用起來,防止因荒廢而倒塌。同時,現有草莓大棚輪作一季食用菌后基料還田,可有效解決地力肥力、病蟲害交叉傳播、農藥化肥等投入量大、草莓品質下降、食品安全等問題。王世東介紹,草莓與食用菌輪作模式根據不同需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換茬輪作,本年栽培食用菌后翌年栽培草莓;另一種是連作+輪作,每年四月底草莓結束后食用菌投料,至八月底采菇結束,接著定植草莓。
據悉,按照歷城區食用菌產業發展“今年試點示范(過百畝)、明年大力推廣(過千畝)、后年成規模(逾萬畝)”的“百千萬三步走”規劃路徑,2021年秋季在董家街道柿子園、溫家、三官廟,唐王南殷、小郭家,荷花路街道朱家莊、萇莊,王舍人沙二、沙五等村莊建立了8個食用菌示范園區,規模已逾400畝。截至目前,羊肚菌生產規模已經為全省最大,產值預計達4000余萬元,未來將逐漸成為歷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又一支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