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鋼城區)。據悉,今年上半年,鋼城區GDP增長9%,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4.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2.7%,總體上保持在穩定、合理、正常的增長區間。
鋼城區把產業轉型放在首位,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制定了《關于加快建設工業強區的實施意見》《關于扶持鼓勵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33條意見》,大力發展精品鋼、裝配式建筑2個千億級產業,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4個百億級產業,打造“智造濟南”東部崛起新引擎和黃河流域先進制造業中心。山鋼股份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列入省重大建設項目,7個項目列為省優選項目,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3家、省級創新平臺34家。鋼鐵生產能力達到1300萬噸、精深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鋼鐵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200億元、提前一年突破千億級。鋼城區被認定為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全省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全省鋼結構建筑裝配式住宅產業集中示范區。把鋼城經濟開發區作為動能轉換的主戰場,推行“小管委會+大公司”模式,與萊鋼集團、山鋼股份合作,企地共同組建投資運營公司、配強領導班子、設立投資基金,打造開發區與大型國企深度融合的樣板典范。
濟萊高鐵開工建設、如期推進,鋼城即將進入高鐵時代;規劃建設“四個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建成使用,文體中心、科創中心加快建設,會展中心完成設計;青蘭高速鋼城段、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鋼城段竣工通車,新建西外環、南外環,改造提升北外環、東外環,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城市空間外延持續拓展;完成了永興路等10多條道路的建設改造提升,基本消除主城區無燈、黑燈路段,打造31處公園游園,一幅“一河兩岸、山水相融、宜居宜業”的新時代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鋼城區把產業興旺作為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實施艾鄉田園綜合體等產業項目88個,大力發展“畜禽、花木、果蔬、藥材、雜糧”等特色產業。
鋼城區211個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10萬元以上村達到70%;創建國家森林鄉村3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5個。新建改造提升“四好農村路”320公里,完成174個村的通戶道路硬化,925公里農村公路實現養護保潔全覆蓋,成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農村公路網化”示范縣。實施清潔取暖改造工程,49個村用上了天然氣。
鋼城區投入12.6億元,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新建金水河水庫、金水河水廠,搭建了“五廠同供”供水框架,210個村、20.6萬人實現了規?;新摼W供水。新建幸福食堂214家,實現了行政村和困難群體全覆蓋,入選全省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新試點區。
鋼鐵產業是鋼城的主導產業。鋼城區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以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為方向,加快推進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培植精品鋼、裝配式建筑2個千億級產業,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4個百億級產業,打造“2+4”工業地標。同時,加快布局氫能產業,推進以氫固碳等項目,打造氫能-冶金耦合應用示范基地。加快推進山鋼股份新舊動能轉換等總投資352億元的60個省、市、區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完成投資120億元。
下一步,鋼城區將著力實施品牌企業培育行動。對魯銀新材料等產值過億元企業,突出智能化改造這一重點,狠抓要素保障、政策激勵等措施落實,促進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品牌,力爭年內過億元企業達到35家,實現規上企業產值、營業收入“雙過千億”。實施“上規入庫”培育行動。建立“小升規”企業動態庫,實行企業需求、問題、幫扶“三張清單”,加大納統力度,年內“四上”企業突破600家。實施技改提升行動。扎實開展“技改倍增”三年行動,每年鋪開重點技改項目20個以上,五年完成工業投資200億元以上。